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涉外学院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推进会暨揭牌仪式

  • 2023-06-25 12:44:54
摘要: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实训室➕全新智能智慧教室广东省唯一一家将4s店建在校园里的学院五年内将建设成为广东省同类院校中的一流学院打造出国内一流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4月6日,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以下简称“双能产业学院”)建设推进会暨揭牌仪式在第一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中心举行。中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实训室➕全新智能智慧教室

广东省唯一一家将4s店建在校园里的学院

五年内将建设成为

广东省同类院校中的一流学院

打造出国内一流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

4月6日,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以下简称“双能产业学院”)建设推进会暨揭牌仪式在第一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中心举行。中国涉外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广州涉外学院董事长康正,广州涉外学院常务副校长李一玲、副校长肖建成、副校长张春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副会长、国家教育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刘付金文,广州知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董东欣、董事卜华开,产业学院项目总监凌晓辉 ,广州市新能源校企合作协会主任李钳金出席会议。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简称:双能产业学院)是紧紧围绕广州市政府 “三区一高地一中心”的发展目标,背靠广州市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企业聚集、初创型企业不断孕育而生的完整产业链,借鉴教育与产业“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工科类二级学院。学院将围绕校企“双主体”,基于产业用人标准和技能要求,构建理论、实验与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区域新能源与智能制造行业链经济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会上,知藤教育凌晓辉总监对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背景、建设基础、建设内容、运行机制及未来五年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汇报。

 第一年:完成学院架构搭建,包括建造智慧课室、新能源技术实训室与新能源汽车4S实训室、打造师资队伍、完成系统课程建设等;学院首届招生目标400人。

第二年:组织学生在各类学科比赛争取多项获奖;推动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发展,与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第三年:开设两个新专业并建设配备对应实训室;合作企业达50家;申报各级课题、加大科研投入;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 

第四年:学院建设综合能力达到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实现就业率95%以上;学生总人数稳定3000人以上;由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牵头组织省市级比赛及培训项目;  

第五年:基本实现国内一流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开展新能源汽车专业师资技能培训,为省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教师。



康正董事长认真听取了汇报,充分肯定了此次合作的价值。康正董事长在讲话中指出:双能产业学院是贯彻国家战略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培养现代企业亟需高水平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双能产业学院也是校企之间功能融合、资源融合、利益共享等建立的联合办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康正董事长提出三点希望:一、在双能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厘清“如何合作、合作什么”等关键问题。在人事、财务、学生、后勤等管理上实行垂直管理,并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构架和运行机制。二、着力推动校企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方面深度融合,将“专业”建在“产业”上,将企业用人标准转化为学校教学标准,把最前沿的技术、工艺实时融入课程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毕业即就业”定向培养。三、携手共进,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做优、做强、做大双能产业学院,共同谱写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副会长、国家教育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刘付金文教授结合自身的考察与研究,对未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及宏观政策方向进行分析。他认为与智能产业相关的专业大有可为:一是专业的可塑性、可发展性很高;二是在考生与家长中有很高的认可度:三是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紧缺,学生未来就业前景广阔。由此可见,双方共建“双能产业学院”,是顺应时代潮流,极具现实意义。



广州知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董东欣表示,接下来公司将全力投入到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中来,并依托“中职生”巨量平台,为学院提供更优质的生源。在未来的五年,将汽车服务营销专业以及实训基地打造成为全省的标杆,将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办成“同类院校中的一流学院”。 



常务副校长李一玲表示,国家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新能源产业高技能人才做支撑。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学校和企业可以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共同探索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新路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副校长肖建成表示校方将重视“双能产业学院”的共建, 加强工学结合, 双方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双融双促”推动职业教育向技能型人才转换。



 张春秋副校长认为学校建设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是紧跟着产业发展趋势的举措,在听取了知藤教育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后,更有理由相信,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双能产业学院建设能取得好的成绩,达到预期的效果。未来我们也将以最好的服务,为“双能产业学院”的发展创造更优条件,提供大力支持。



不负春光起好步 ,乘势而上谱新篇! 校企双方共同为“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揭牌,拉开了一同开启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发展建设的序幕。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来自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就业与校企合作处、招生处、学生处主要领导。